國家統計局最新消息:我國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約2.5億,占總人口的17.9%。面對日漸緊迫的養老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罕見16次提及“養老”,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推動我國養老健康事業發展。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減輕老年人的疾病困擾,控制那些伴隨著年齡增長而加劇的疾病。
目前干細胞被廣泛應用于衰老相關性疾病或慢性病的治療中,例如老年癡呆、帕金森、骨髓衰竭、肌肉萎縮癥、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科學家正在開發基于干細胞的產品,致力提升衰老機體各組織的功能。主要項目如下:
老化衰弱癥
老化衰弱癥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癥狀增加的綜合征,主要特征為身體和免疫功能下降,與炎癥和干細胞功能障礙有關。對于60歲以上老年人,體重丟失,自感身體耗竭,步伐慢,能量消耗受限,肌力強度受限,以上5項中超過3項標準減退者,即可確定為老化衰弱癥。近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衰弱癥帶來的健康負擔。目前,衰弱癥的干預管理措施包括有氧運動、熱量補充、補充維生素D和蛋白質。然而,尚未有能夠逆轉衰弱癥的專有醫學或生物治療措施。
科學研究發現,干細胞衰竭是導致衰弱的一個關鍵機制。基于干細胞的治療策略也被應用至老化衰弱的臨床研究中。2018年治療老化衰弱癥的干細胞項目獲得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創新資助。該療法由美國生物制藥公司 Longeveron LLC開發,屬于間充質干細胞產品。
這款療法的臨床治療結果已經公布在國際期刊《老年學雜志》(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上。36名平均年齡為76歲的患者參加了臨床治療,接受間充質干細胞靜脈注射的患者的衰弱癥典型特征出現了顯著的改善,并且整個過程沒有發生不良反應事件。
神經系統-帕金森病
神經系統-阿爾茲海默癥
人在進入中年后,腦神經細胞逐漸減少,25歲以后年減少約0.8%,到了70歲時腦神經只剩下55%。由于神經細胞數量減少,老年人往往會出現腦神經功能減退,表現為記憶力變差、認知力減退、智力衰退、失眠和老年癡呆等。
干細胞能分化形成新的神經細胞,為大腦提供了全新細胞,可有效的改善腦衰老狀況。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記憶力和智力有明顯的提高和恢復且療效持久、穩定。這意味著,干細胞療法能有效減緩或阻止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 甚至逆轉阿爾茨海默病所造成的損害。
免疫系統-黃斑變性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也稱老年性黃斑變性,是一種嚴重威脅著老年人視力的疾病,呈雙眼或單眼先后發病;視力呈進行性損害,是目前60歲以上人群致盲性眼病的常見因素。
對于黃斑變性的發病機制目前還不完全明確,普遍認為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常見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放射療法及手術治療。
近年來關于干細胞的治療發現,干細胞在黃斑變性的臨床應用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這也為眼科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
目前,已有兩家備案醫院開展關于黃斑變性的治療,采用的細胞類型為人臍帶干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
心血管系統-急性心肌梗死
目前,常用的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手段為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中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PCI)最為常見,但有治療表明,直接PCI開通梗死的血管有5-50%的患者出現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不同程度的損傷,15%急診的PCI術后無復流。 而近年來傳統的藥物治療聯合干細胞進行治療急性心梗也開辟了新的治療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