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
近日,北京市醫保局近日發布通知,擴大造血干細胞移植醫保報銷范圍。本市醫保參保人如果符合12類適應證,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費用納入醫保報銷。
政策明確指出,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參保人員,應符合以下12類適應癥,包括急性白血??;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嗜血細胞綜合征/噬血細胞綜合征;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重型地中海貧血;重度骨髓型放射病;部分惡性腫瘤;部分遺傳病、先天性疾病及代謝性疾病。
北京醫保新政策:
為患者減負的重要舉措
一直以來,高昂的費用是制約干細胞治療普及和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參保人員在具備相關資質的基本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發生的符合基本醫保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納入基本醫保報銷范圍,由基本醫保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這意味著,對于那些需要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來說,經濟負擔將得到實質性的減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造血干細胞源的取材費、運輸費、供受雙方的配型費,及其他與供體有關的費用,將不納入基本醫保基金支付范圍。
市醫保局也明確表示,該政策的施行將有助于保障參保人員的基本醫療需求,極大減輕患者負擔,提高治療的可及性。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對患者權益的重視,也為推動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在更廣泛范圍內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造血干細胞移植:
治療血液疾病的利器
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在過去的數十年間經歷了飛速發展,已然成為治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統疾病的關鍵方法之一。造血干細胞,是一種具備獨特特性的細胞,它擁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能夠不斷地復制自身,同時還可以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各類血細胞。
當患者患有某些嚴重的血液系統疾病時,自身的造血功能往往會受到嚴重損害,無法正常生成健康的血細胞。此時,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將健康的造血干細胞輸注到患者體內,使其在患者體內重新建立起正常的造血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這一過程涉及到多個復雜的環節,包括尋找合適的造血干細胞源、進行供受雙方的配型、對干細胞進行采集、處理以及移植后的密切監測等。
一般來說,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費用大概在10萬元左右,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費用在30-60萬元不等?。具體費用還需根據病人病情、移植方案及術后情況等因素決定。
干細胞治療:
政策與技術雙驅動下的未來
從全球范圍來看,干細胞治療一直被視作未來醫學的前沿技術之一。
國內,干細胞治療政策經歷了從嚴格監管到逐步開放的過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其發展,除了北京,我國上海、廣東等地也在積極探索干細胞治療的醫保政策,嘗試將部分干細胞治療項目納入醫保范圍,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臨床上,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自開發至應用于臨床,不僅在基礎理論上有了更充分的認識,在臨床應用的各個方面如適應癥、禁忌癥、并發癥預防等方面也有了更大的拓展。
國內也相繼建立了多個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如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干細胞移植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科等。這些都為干細胞治療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臨床基礎。
免責聲明:
北廣再生醫學專注于科普創新生物醫療領域研究進展。
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旨在分享科普知識或傳遞行業前沿進展。文中觀點不代表北廣再生醫學團隊立場,不構成任何價值判斷,不作為相關醫療指導或用藥建議,無任何廣告目的,非進行產品販賣,僅供讀者參考。
本賬號轉載的圖文視頻等內容若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