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細胞治療的時代。2013年,細胞技術被《Science》雜志評為全球十大科技突破之首,被譽為最有希望攻克腫瘤的治療方法。
根據免疫編輯理論,腫瘤發生發展是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長期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通過回輸免疫細胞,重新激活機體抗腫瘤能力的治療手段,即免疫細胞治療。
免疫細胞治療發展歷史悠久。1973年加拿大免疫學家拉爾夫斯坦曼提出樹突狀細胞概念,啟動人類免疫系統新認識,根治癌癥成為可能;2017年,FDA批準兩款CAR-T細胞療法上市,這一里程碑事件宣告細胞治療時代的到來。
在免疫細胞治療領域,NK、CIK、DC-CIK、TIL、TCR-T等細胞療法的臨床研究也正如火如荼開展。今年又一個好消息傳來!CIK細胞療法寫入2022版CSCO肝癌指南,獲得專家一致共識!
CIK細胞療法寫入CSCO肝癌指南 獲得專家一致共識
CSCO指南主要基于國內外臨床研究成果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專家意見,確定推薦等級,是國內醫生在臨床實踐中遵循和認可的臨床治療標準和參考,具有重大意義。
《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2版》發布,將“CIK細胞療法”寫進肝切除術后輔助治療推薦方案(證據水平:2A類)。
CIK細胞療法寫進CSCO指南,這標志著CIK細胞療法獲得了專家們的一致共識,可在臨床實踐中使用,用于肝切除術后輔助治療策略!
對于患者而言,這無疑是一件好消息。術后聯合使用免疫細胞治療的療效顯著,獲得權威指南的認可,患者可放心選擇該治療策略。
寫入指南,源于出彩的臨床數據
免疫細胞治療寫入CSCO指南,是一項包含8項隨機對照研究的Meta分析的結果提供了支持的證據。
該研究納入8項隨機臨床試驗,含1038名受試者。與對照組相比,CIK治療組可降低肝癌患者1年、3年復發率,提高肝癌患者1~5年總生存期(P<0.05)。
篇幅有限,節選這8項研究中的2項具體展開講解。
韓國研究:手術/射頻消融/經皮乙醇注射+CIK細胞,中位無復發生存期多14個月
一項是在韓國五家大學附屬醫院進行的多中心、開放標簽、隨機對照試驗,共納入226名肝癌患者,他們此前接受了潛在的治愈性(手術切除、射頻消融或經皮乙醇注射)治療肝癌,隨機分配,其中免疫治療組114名,對照組112名。
治療組接受CIK細胞治療,在60周內靜脈注射16次(每周4次治療,隨后每隔一周4次治療,然后每4周4次治療,最后每8周4次治療);對照組則不接受輔助治療。在數據截止時,總中位隨訪時間為68.5個月(近6年),免疫治療組為70.5個月,對照組為67.0個月。
研究結果發現,免疫治療組的中位無復發生存期(RFS)為44.0個月比對照組(30.0個月)長14.0個月。免疫治療組的復發或死亡風險顯著降低。5年時,免疫治療組的RFS率為44.8%,對照組為33.1%。與對照組相比,免疫治療組的全因死亡風險也較低。因此,在接受肝癌治愈性治療的患者中,輔助CIK細胞免疫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5年的無復發生存期和總生存期。
RFS數據對比
夏建川教授團隊Ⅲ期研究:手術+CIK治療,1年復發率顯著降低
收錄的另一項研究是夏建川教授團隊的Ⅲ期研究:關于肝癌治愈性切除手術后有或沒有輔助CIK細胞治療的隨機對照試驗。共納入200例接受治愈性切除手術后的肝癌患者,隨機分為CIK組(A組)和對照組(A組)。CIK組需完成4次CIK細胞回輸,其中3名患者在一年后接受額外的CIK治療;對照組則不接受CIK細胞輔助治療。
研究結果發現,CIK組的中位復發時間(TTR)為13.6個月,而對照組為7.8個月,CIK組患者的中位TTR改善了74%。與對照組相比,CIK組的1年復發率顯著降低!
每年復發率對比
CIK組的1年、3年、5年的無病生存率(DFS)分別為83.8%、59.9%和51.8%;對照組分別為69.9%、55.9%和44.9%。CIK組的1年、3年、5年的總生存率(OS)分別為91.7%、82.2%和69.3%,對照組分別為87.0%、76.3%和56.2%。
DFS與OS的對比
因此,治愈性切除術后接受CIK輔助治療可有效降低1年復發率,同時顯著提升患者的DFS和OS!此外,3名額外接受CIK治療的患者在數據截止日時,依然活著,沒有任何復發。
從上面2項臨床研究,我們看到在原發性肝癌術后接受CIK輔助治療,可有效降低腫瘤的轉移和復發,同時提升患者的無病生存期和總生存期,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鑒于如此出彩的研究數據,CSCO肝癌指南寫入CIK細胞治療是實至名歸的!
干細胞 | 免疫細胞 | 醫美研究 | 健康管理
生物醫藥高新技術企業